亚洲自拍第三页/亚洲亚瑟久久/日本在线www/久久久精品福利

 
您當前的位置:
超聲引導下中心靜脈置管
來源: | 作者:管理員 | 發布時間: 2023-05-22 | 818 次瀏覽 | 分享到:

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是測量靜脈壓、監測右心負荷和長期靜脈輸液及靜脈內高營養的重要手段。穿刺徑路有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或股靜脈。

在危重患者搶救治療過程中留置深靜脈置管是監測和治療的一種重要方法。危重患者的病情復雜,血管條件各異,病情恢復程度難以預料,根據病情的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的靜脈通路顯得十分重要。

當患者需要中心靜脈置管時,術者需要認真查看患者,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休克、呼吸困難等危重情況,患者能否平臥或Trendlenburg體位配合中心靜脈穿刺,既往是否有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史及其穿刺部位、置管次數、有無感染史、操作過程是否順利等。了解患者有無嚴重出血傾向,防止置管時或置管后嚴重出血,有高危出血風險者慎重采用頸部靜脈穿刺置管術。

建議采用超聲定位或超聲引導穿刺置管。特別是存在頸部腫物或者頸部手術后,因局部解剖關系發生變化,靜脈定位不準確,容易誤傷血管、神經和胸膜頂,不宜行非超聲引導的經驗性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

無隧道和滌綸套的透析導管(NCC)

帶隧道和滌綸套的透析導管(TCC)

標準置管方法采用Seldinger技術。置管部位優選次序如下:

①右頸內靜脈;②左頸內靜脈;③股靜脈(腎移植的患者建議首選左股靜脈);④鎖骨下靜脈。

建議常規采用超聲定位或引導穿刺置管,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在X線透視引導下置管以減少穿刺相關并發癥。

特殊患者如特別肥胖、兒童、頸部強直或既往有頸部手術史、多次置管史者,術前必須采用超聲檢查排除靜脈病變并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必要時可行造影檢查了解中心靜脈情況。

選擇置入隧道式導管的中心靜脈的順序依次是:

右頸內靜脈、右頸外靜脈、左頸內靜脈、左頸外靜脈、鎖骨下靜脈或股靜脈。

有技術條件且上述血管資源耗竭時,也可選擇DSA引導下無名靜脈或上腔靜脈穿刺置管或超聲引導下髂外靜脈穿刺置管

超聲引導穿刺置管術隨著超聲技術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超聲引導動、靜脈穿刺置管技術也逐漸成為臨床診療常規。
可視化的超聲技術通過穿刺前評估和穿刺時實時引導,使動、靜脈穿刺置管更加安全,降低了穿刺損傷的發生率,并通過減少試穿次數,間接減少了感染的可能。

*參考:
實用重癥醫學/劉大為主編.—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ISBN 978-7-117-24199-1
金其莊,王玉柱,葉朝陽,施雅雪.中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專家共識(第2版)[J].中國血液凈化,2019,18(06):365-381.


企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