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傳染性腹膜炎(FIP)是貓的一種全身性、致死性疾病,其病原為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由貓冠狀病毒(FCoV)突變而來,為幼貓和青年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可以感染各種年齡的貓,以幼齡和老齡貓發病為主,不同品種、性別的貓均易感。
病貓通過糞便、尿液向外排出病毒,經消化道、呼吸道傳染給健康貓。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也可以通過吸血昆蟲傳染給健康貓。純種貓發病率高于家貓。
根據臨床表現形式不同,可將貓傳染性腹膜炎分為濕性、干性以及混合性三種類型,其共有的臨床癥狀是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波動性發熱和體重下降。
濕性FIP又稱為滲出型,主要表現為胸腔或腹腔積液。發病初期,病貓表現為食欲減退,體重減輕,體溫升高,白細胞總數增加。后腹部逐漸膨大,腹腔內積有大量腹水,觸診無痛感,有波動感。隨著腹圍逐漸增大,有時可見胸水及心包腔積液。由于滲出液壓迫胸腔,病貓表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癥狀。
干性FIP又稱為非滲出型,病毒主要侵害中樞神經、眼、肝、腎、脾、腸道等組織器官,主要表現為腹腔臟器形成肉芽腫以及腦部或眼部的病變。常見癥狀有精神狀態改變、共濟失調、后軀運動障礙、眼球震顫、癲癇、痙攣、跛行和癱瘓等癥狀。
而當濕性和干性的癥狀共同出現時,則為混合性FIP。在疾病晚期,當免疫系統崩潰時,干性FIP也會產生大量滲出液。而某些濕性FIP患貓也可能出現神經癥狀或眼部疾病。
診斷
目前僅能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識別病變組織內的FCoV抗原而對FIP進行確診。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是確診FIP的金標準,用于顯示受損組織中是否存在病毒,但此方法可操作性低,且需專業的檢測設備和人員。因此,只能根據發病史、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和影像學檢查等方法,排除其他疾病后,對其進行綜合診斷。
血常規檢查
淋巴細胞減少癥是自然感染和實驗誘導的FIP最常見的血液學異常,這是由病毒誘導的T細胞凋亡衰竭引起的,并且疾病發展的最終結局可能與淋巴細胞減少的程度有關。
血清生化檢查
血清球蛋白濃度增加是FIP患貓普遍能觀察到的生化異常,這是非特異性反應的結果,特別是γ-球蛋白濃度的上升,對于FIP具有較高的陽性預測值。
影像學檢查
濕性FIP中,在發病初期,滲出液的體積可能小而不易被察覺。此時,超聲或放射學可用于鑒別或確認是否有滲出液,并協助收集樣品。
FIP患貓的腹部超聲表現可能有:無回聲或輕度回聲性的腹腔積液;腸系膜處有高回聲團塊;腹部淋巴結腫大,呈低回聲;肝和脾腫大,呈彌漫性或局灶性低回聲;腎出現髓緣征,皮質回聲增強,低回聲結節和包膜下積液;腸壁增厚或腸道腫塊病變等。而通過橫膈膜進行胸部超聲可見胸腔積液,或由于肺部浸潤引起的彗星尾偽影。
企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