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心臟病在臨床上占較大的發病比例,其中肥厚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
貓的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壁(原發左心室)及乳頭肌的向心性肥厚為主要形態學變化的疾病,簡單來說就是心肌肥大、心臟體積增大,導致血液循環異常,會嚴重損害心臟功能,危及貓的生命。
肥厚型心臟病在貓咪趨向成年時就可能發病,高發的年齡是青壯年(2~8歲)。
雖然該病存在于所有品種中,但是也具有品種傾向性,高發品種包括緬因貓、布偶貓、挪威森林貓、美國短毛貓、波斯貓、異國短毛貓、英國短毛貓、蘇格蘭折耳貓和德文卷毛貓等。
其他的患病原因還有先天畸形、退行性變化;年齡、肥胖、感染、妊娠;食物、生活習慣、驚嚇等。
貓心臟病主要表現為呼吸頻率加快、無力、咳嗽、運動不耐受、心動過速甚至肢體癱瘓,胸、腹部積液,呼吸困難和昏厥。
但絕大多數肥厚型心肌病在進一步發展到心衰或者血栓前不會有可察覺的癥狀,可能導致患貓猝死。
來源:網絡
診斷貓肥厚型心肌病的黃金標準——心超聲
心臟超聲是診斷肥厚型心肌病最準確的檢查手段,也是診斷該病的金標準。
通過超聲不但可以清楚觀察到左心室壁的增厚情況,而且還可以發現其他并發癥,例如二尖瓣收縮期前向運動(SAM)和左心房擴張等。
心臟超聲檢查是評估心臟大小和功能的最佳方法,對肥厚型心臟病的診斷高度敏感,具備高效、準確率高的優點,并能有效判斷病程情況。
主要測量項目:左心室壁厚度評估、左心房大小。
貓心臟超聲檢查
常規檢查包括二維、M型、彩色多普勒、頻譜多普勒等技術。
在對貓進行心臟超聲檢查時,一般先用二維超聲(B-mode)觀察心臟的解剖結構、各結構間相互連續和毗鄰關系以及各結構運動特點等,在二維超聲基礎上根據需要進行M型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C-mode)或頻譜多普勒超聲(PW)檢查以分析心臟血流動力學狀態,并對心臟功能進行評估。
企業動態